香港街市活珊瑚魚圖鑑
活珊瑚魚基本上是每一個家庭每天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是,你知不知道在香港的街市內最常見的大多數是沒有機會繁殖下一代的幼魚和受瀕危威脅的物種嗎?
你又知不知道你的一個決定足以影響海洋,導致一個無魚的世界嗎?
香港街市
在2017年,香港的街市內常見的活珊瑚食用魚有41種,但當中17種接近瀕危,以及7種為受威脅*的物種(5種易危和2種瀕危物種)。
而其餘17個品種的存活數量尚未被評估。這意味著我們不知道魚存活數量是否處於健康水平。總括而言,人類對魚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導致其數量大大減少。所以,當我們下次到街市買魚之前應該停一停,想清楚才下決定。
為了協助消費者買魚,我們編制了<<香港街市活珊瑚魚圖鑑>> 讓消費者參考。1

播放視頻
如何在街市買魚呢?
1
不要購買我們網站內和WWF海鮮指南上列出的 「避免」類別,如鯊魚和蘇眉等等!
2
向供應商查詢:這是什麼物種?這是養殖的還是野外捕獲?這是從何而來的?根據這些資料,您可以查閱WWF海鮮指南來驗證眼前的魚是推薦類別抑或避免類別。
3
不要購買紅斑,西星斑,東星斑等瀕危物種!
4
不要買幼魚。你可以根據魚的長度,在<<香港街市活珊瑚魚圖鑑>> 中的資料來判斷魚是否幼魚。吃幼魚意味著你間接減低和剥削它們繁殖下一代的機會。
- 不要吃幼魚
- 不要購買「避免」類別
- 向供應商查詢
香港街市活珊瑚魚圖鑑

什麼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红色名錄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評估系統,用於對世界上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體滅絕的可能性進行分類。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詞彙表
絕滅 (EX) – 物種完全消失的自然過程
野外絕滅 (EW) - 存活於圈養的環境
極危 (CR) - 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
瀕危 (EN) – 很可能會絕滅的物種
易危 (VU) - 現存一些快成為瀕危物種的生物
近危 (NT) -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有瀕危或滅絕等危險
無危 (LC) - 物種受威脅的程度較低
數據缺乏 (DD) – 關於該物種數量及分布的資料極少或根本沒有
未評估 (NE) – 該物種/亞種尚未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研究或評估過
- 未評估
- 數據缺乏
- 無危
- 近危
- 易危
- 瀕危
- 極危野外絕滅絕滅
WWF海鮮選擇指引建議詞彙表

這些海鮮來自管理完善的漁業。其捕撈或養殖的方法對環境影響較小,是消費者的首選

這些海鮮來自的漁業存在不利可持續的風險。應以「建議」

這些海鮮來自不可持續及不負責任的漁業。牠們的野生種群遭過度捕撈,無論捕撈及養殖的方法都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現階段應避免食用


中華沙鯭

冧蚌

冧蚌

包公

打鐵?

杉斑

東星斑

沙巴龍躉

沙鯭

泥婆

泥鯭

泰星斑

深水泥鯭

烏絲斑

烏頭

燕尾星

百花鱸

盲鰽

石崇

石狗公

石蚌

紅?

紅斑


紅魚


紅鮪

絲?

老虎斑

老鼠斑

芝麻斑


花英斑

花金鼓

花頭梅

蕃茄斑


蘇鼠斑

西星斑

釘公

青斑

黃?䱽

黃腳?

黃衣

黃釘

黑?
